新闻中心

主页 > 新闻中心 > 常见问题 >

国际影响力更强,《世界开放报告2025》即将发布

2025-11-02 10:36

人民网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孙阳)记者从今天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开放度报告2025》媒体通气会上获悉,第八届虹桥论坛将继续举办《世界开放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和国际研讨会,并发布《世界开放度报告2025》和最新世界开放度指数。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廖凡在会上介绍,今年的《报告》国际影响力更强,体现在两大突破:一是首次邀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撰写专章,引入全球切入思路,显着提升报告分析水平。二、建立了我们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团队的机构合作,帮助编写规范章,从而实现我国国际知识储备和开放观点的优势互补。 “这种模式增强了报告的中立性、客观性和全球代表性,使政策建议更容易凝聚国际共识,充分展现其作为国际公共知识产品的核心价值。”廖凡说。廖凡透露,未来的《报告》不仅仅是年度发布,还希望基于世界开放度指数开发更多政策分析工具和情景模拟模型,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方案”,实现开放化,真正将开放理念转化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实际行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人王学坤介绍,《报告》共十二章,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趋势的世界,热点话题的世界,成功实践的世界。 《报告》将于11月5日下午发布。同时,国内外政界、学界、商界知名人士将齐聚一堂,就世界开放的最新热点、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一系列主张和成果进行深入探讨,为世界经济建言献策。记者发现,《报告》首次引入跨国公司的视角来研究开放实践,使其更加多元化,研究维度更加多元化、立体化。王学坤认为,在日益不可预测的全球环境下,中国为跨国企业提供了稳定的新发展空间、新增长动力、新合作平台。首先,超大规模市场前景广阔。中国有超过14亿人口,是全球最大收入群体,消费升级带来的潜力持续释放。二是新生产力加快发展。生物医药、量子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高素质人才有力支撑创新科技和新生产力发展。三是扩大产业链开放合作。中方将持续提高生产供应链效率,加强国际物流体系和港口建设,深化多双边合作,发展多式联运,推动各方加强技术标准对接。同时,我们积极推动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转型,这为跨国公司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所有公司都与中国合作。 《世界开放度报告》是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旗舰报告。该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并编写。 2021年成功上线,距首秀已有五年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对这份《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它应该成为任何对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关系感兴趣的人的参考工具。”

相关推荐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86-765-4321
    [email protected]
    +86-123-4567
    天朝天堂路99号